武当镇新街居委会概况
一、基本村情
武当镇新街居委会位于武当镇G105国道两边,距大广高速公路杨村互通15.4公里,东接岗上村,南接石下村,西、北接大坝村,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380米。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无耕地。下辖村小组9个,分别为老圩路、夹水路、宏昌路、国道路、政通路、商贸路、三联路、芋瑚路、农民路等,户籍人口377户1276人。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定编村干部4人,分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叶祥滨,村委会主任叶春明,村委委员叶汉冰,妇女主任赖风坤,另有民政助理员1人。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32人。
新街居委会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62人,已脱贫16户60人,2020年预脱贫2户2人。挂点帮扶单位为赣州银行龙南支行,结对联系干部共有6名,其中镇干部1名,共联系贫困户18户。
二、历史人文
居委会由来:新街居委会因2009年左右原岗上村居民迁入聚居,原圩镇叫老圩,新街作为新圩镇,得名新街。新街居委会居民大多以经商为主,农历二五八为圩日。特色文化为客家米酒文化。
米酒文化:新街有着酿造客家米酒的悠久历史。米酒最早发源于清康熙年间,那时候的客家人把酒曲倒进没吃完的糯米饭里,却意外发现米粒中渗出一种黄色的液体,用手指沾一点尝了下感觉液体非常的甜,而后经过不断的调配,这才酿造出如今醇香浓郁的客家米酒。龙南客家人习惯称米酒为“水酒”或者“黄酒”。武当新街的客家米酒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适合所有人食用。米酒不仅拥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还是客家人日常接待客人的饮品之一。武当镇的客家人热情好客,他们朴实的秉性永远让远方的客人感觉盛情难却,这是因为这儿的人们都喜欢交朋友。每年的立冬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酿造几缸好喝的米酒,以庆祝新年的到来,为过去的一年划上完美的句号。
主要乡贤:叶发良,现县卫健委党委委员、县计生协会办公室主任。
三、自然景观
新街居委会地处圩镇中心,自然景观以少许行道树为主,人文景观以商业贸易集市为主。
四、经济概况
2019年,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7.03万元,主要为百村创业园店面租金4.03万元、宏昌超市店面租金3万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销售鹰嘴蜜桃、脐橙等农特产品以及开店经商和务工。60岁及以上167人,占13%;青壮年劳动力772人,占60%;17岁及以下337人,占26%。外出流动人口534人,占全村人口41.8%,主要流向广东省,从事行业主要为务工和经商(物流、超市、餐馆等)。
主要农业产业为早稻、玉米、鹰嘴蜜桃。早稻面积37.5亩,玉米面积15.4亩,鹰嘴蜜桃面积120多亩,脐橙30亩,黑李15亩,现有鹰嘴蜜桃专业合作社1家。
新街居委会依托南武当山景区开发和示范镇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业,2019年就新增酒店餐馆4家。
村集体现有山水林田湖资源及店面等固定资产有:百村创业园67.09㎡;宏昌超市店面600㎡。
五、工作特色
新街居委会已实现户户通自来水,通村道路硬化,有通电、有线电视、广播,有通客运班车连平班和杨村班(过路客车)。
2018年换届以来新上的较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1.武当公立卫生院新建工程;
2.新建新街居委会办公楼;
3.圩镇排水沟及人行道改造项目;
4.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大楼;
5.新建乡村小舞台;
6.商贸路、政通路沥青改造等;
7.圩镇公厕改造项目;
8.新建1座日处理500吨的圩镇污水处理厂及1.3公里管网;
9.示范镇项目建设持续进行中。
六、存在问题
随着示范镇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广场、集贸市场、圩镇道路等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亮化、美化、绿化配套工程建设使得新街居委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圩镇形象大为改观,圩镇品味明显提升,为武当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示范镇项目的逐步增多,投入资金越来越大,示范镇项目实施规划完善性还存在问题,乡镇财力不足制约示范镇后续发展。
七、有关诉求
村民对本村最盼望、最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防洪堤资金问题。
调研点简介:
武当老圩镇改造项目简介
武当老圩镇改造项目位于龙南县武当老圩镇,项目总投资1900余万元。从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入手,以群众生活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市场混乱、管线庞杂、出行不便、无处停车、风貌较差、排水不畅、娱乐缺乏等民生问题。项目主要包括:农贸市场、镇区管线迁改、人行道铺设、国道市政改造、立面改造、污水处理厂、排水沟改造提升、乡村小舞台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圩镇打造成市场功能完善、管线布设规范、居民排水顺畅、居民出行安全、业余生活丰富的武当示范镇。
在市场长效管理上,通过组建武当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土管规划、卫生清洁三支管理队伍和志愿服务队,制定市场管理办法,对武当圩镇市场进行长效管理。
一是对出店经营、占道摆摊等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划行规市,将小摊贩集中到农贸市场进行规范经营。二是加强村民建房管理,开展乡村建设风貌管控和塑造,做好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的保护和传承。三是实行居民“门前三包”与政府卫生清洁队伍共同管理维护的方式,强化群众参与,提升群众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武当示范镇新区项目简介
新区项目选址于武当镇老圩镇西侧105国道旁,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南武当山及省级乡村旅游点梦里桃乡。新区建设内容包括商业步行街、文体活动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新区安置区、智慧农贸市场、医院、酒店等,配套完善停车场、路网、水电、绿化等设施,总投资约3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新区建设所需的199.68亩土地、33户房屋已全面征收完成。
武当新区在地理位置上与老圩镇紧密相连,新区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可以较好地服务于老圩镇居民,老圩的人流量可以带动新区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资源共享,促进新区高速健康发展。商业步行街、游客集散中心、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可以补齐旅游配套设施短板,安置区可以安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拆迁户,智慧农贸市场、医院、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连接新旧城区的纽带。
依托于南武当风景名胜区及赣南客家文化背景,将新区建设成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采用一心多元方式,扩散发展围屋、种植等特色产业,展开武当特色小镇发展长卷。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方向,配套商贸、住宿、餐饮、零售等功能为辅的服务设施体系,真正让游客实现“吃得放心、住得称心、行得顺心、游得舒心、买得安心、玩得开心”。
武当镇圩镇防洪堤项目简介
武当镇圩镇治理河段位于龙南县武当镇,所在河道属于桃江一级支流渥江上游。渥江属桃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龙南县武当镇的棋棠山,自南向北流经龙南县武当镇、南亨乡、临塘乡、东江乡后,在龙南县龙南镇汇入桃江。流域面积448km2,干流全长56.5km,河道平均坡降7.7‰。本工程整治终点以上河道集雨面积33.8km2,河长9.9km,坡降15‰。
本项目工程主要保护对象主要涉及岗上村和大坝村两个行政村,保护耕地0.20万亩,保护人口0.40万人。保护区为圩镇段,且为镇政府所在地。
渥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现状河道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根据历史洪水调查,近4年发生了两次较为印象深刻的洪水,一次是2016年“8·27”洪水灾害,属于十年一遇;另一次是2019年“6·10”洪水灾害,属于百年一遇,均对武当镇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两次洪水在沿程河道两岸均调查到可靠的洪水受淹痕迹,洪水高于河岸约3m。现状河道淤积严重,河岸堤防低矮、局部冲刷崩塌,河道淤塞严重,河道局部行洪断面不够,雍高上游水位,涉河交叉建筑物建设标准低,影响行洪,是保护区产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现状河道基本未进行治理,两岸农田、圩镇时常被淹,损失严重,本工程治理河段位于圩镇段,是政府、学校、农商业聚集地,人口密度大,一旦受淹,损失严重,而目前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汛期经常受淹,急需河道整治,提高防洪标准,完善防洪体系。武当镇圩镇防洪工程保护区洪涝灾害严重,洪水严重威胁区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防洪堤加固治理后,将大大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方便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地方经济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促集镇城市化建设,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武当镇圩镇防洪工程的工程任务为通过河道疏浚拓宽、护岸等工程措施,使河道行洪顺畅,河岸稳定。
圩镇防洪堤项目预计投资额为12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治理长3.29km。其中河道清淤疏浚3.29km,堤防加固0.74km(新建防洪墙0.26km、新建砼挡墙0.48km),生态护岸长1.50km(格宾挡墙护岸0.61km、雷诺护坡护岸0.15km、雷诺护脚护岸0.74km)。
武当镇圩镇防洪堤项目完成后,在减少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同时,兼顾对城镇、乡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生产环境,起到美化和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