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政府建设简报(2022年第7期)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8-12 13:18:00

“五型”政府建设简报2022年第7期)

【典型推介】

市财政局“四个强化”保障粮食生产

市财政局积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落实“四个强化”,支持粮食生产。

一是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向粮食生产倾斜,释放“重粮稳农”信号。下达中央农业发展资金1620万元,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规模经营。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及后期管护等,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强化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07万元,并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龙南市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实施方案,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发放程序、保障措施等内容,用好惠农补贴“一卡通”,优化发放程序,确保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保障农民权益。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下达农机购置中央补贴资金122万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同时,财政预算安排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资金用于农机新机具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合作及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支持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推广应用和科技支农服务。积极引进农业领域专业人才,发放人才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四是强化财金支农服务。持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统筹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提前安排523.57万元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通过补贴一定比例的保险保费并及时足额理赔等措施,化解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各承保单位在种植、水产、畜牧、价格指数等方面创新险种,并通过挖掘保源、创新增加保险品种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优化农业农村金融服务。

五是强化涉农资金监管。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完善涉农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资金通报制度。将农业农村领域资金纳入平台监控范围,全面掌握涉农资金流向、全面监督涉农项目实施、全面监控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顺利开展,确保财政涉农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市城管局稳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市城管局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工作,在全市营造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一是高位推进,引领垃圾分类落地。印发《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实施范围、目标任务、垃圾分类要求和具体措施等,扎实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二是强化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 印发《龙南市垃圾分类倡议书》(学校版、居民版、学校版)共计约35500份,先后制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约500册、宣传海报约200份,结合每周五下午“三城同创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到商户、居民家广泛宣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分类方法;引导公共机构做垃圾分类先行者、宣传者、监督者,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内容。通过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会,提高单位和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减少生活垃圾产生,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二是夯实基础,配齐垃圾分类设施。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及标准,要求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在公共区域配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类设施和分类投放指引牌。截至目前,各公共机构已配备二分类垃圾桶12730套;三分类垃圾桶2460套;四分类垃圾桶102套;户外建有遮雨棚的垃圾分类投放点176个,并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签订了回收协议。

三是示范引领,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在选定龙城明珠和迎宾花园两个小区,探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小区创建工作。设立垃圾分类小屋,确定投放时间和收运时间,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垃圾落地和垃圾异味现象,有效改善小区环境,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认可。通过小区宣传栏、单元楼、电梯宣传展板、业主微信群等渠道宣传介绍垃圾分类有关知识,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完善设施,推进服务“闭环管理”。配备符合要求的专业运输工具,垃圾运输车辆进行密闭性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不随意倾倒、丢弃、遗撒、滴漏,做到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定期定点收集运输,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日产日清。稳步推进餐厨垃圾收集车辆、分类垃圾桶的采购工作,全面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龙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一期项目于2021年底开工,建成后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500/日。

里仁镇推动示范镇创建行动绘就幸福新画卷

里仁镇立足龙南城市门户新区目标定位,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示范镇建设各项工作,加快建设“赣粤枢纽重镇、客家文旅古镇、生态宜居新镇、产城融合大镇”,城郊服务功能持续增强、镇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一、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品质提高行动,打造“人文美”示范镇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凝聚各方力量。成立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示范镇高质高效建设,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推进示范镇建设。二是以规划为引领,塑造特色风貌。按照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城郊服务型示范镇要求,投入330万元,聘请国内一流团队精心编制《里仁镇示范镇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严格按照“新客家凤”建筑风貌指导民居风貌提升改造以及审批建房,加强对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色彩的引导和控制,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二、加快项目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提档行动,打造“环境美”示范镇

共安排67个示范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打造了集高铁、铁路、高速、国道于一体的“赣粤枢纽重镇”交通网络,让里仁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是逐步完善交通网络。相继建设完成高铁南北广场、栗园围路、新龙关公路、围南路、向塘围路、里仁大道(高铁下穿段)、G105改造(高铁下穿段)等项目,初步形成了高铁东站周边路网。顺利推进三南国际陆港(北区)项目,如期开通铁海联运班列,初步搭建了商贸物流网络。二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示范镇“十个一”建设标准,投入5261万元实施管线改造、道路提升、文体广场、农贸市场、示范街建设、基础设施提升、风貌改造等7个示范镇建设项目,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增设弱电管道2千米,解决了主干道“蜘蛛网”乱象;埋设污水管道6千多米,实现了示范街雨污分流;铺设沥青路面1.5万平方米,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三是持续深化为民服务。将原本用于建设干部人才公寓的核心区域用于建设八千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新增活动广场、文化舞台、塑胶跑道、游步道和开放式篮球场等健身设施,打造开放型政府大院,丰富群众休闲娱乐生活。完善圩镇公共服务设施,新建2275平方米农贸市场、65平方米二类公厕和750平方米智慧停车场,彻底解决群众赶集和圩日摆摊设点问题。打造精品示范街,实施风貌整治提升1238栋。

三、完善配套设施,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打造“生活美”示范镇

一是凸显文旅发展亮点。围绕建设“客家文旅古镇”目标,高标准建设10家高端民宿,有序推进围屋民宿小镇建设,有效提升里仁民宿集聚效应,成为赣州南部最大的乡村民宿集聚区。按照“以农助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思路,打通“正桂-新园-新里”交通线,增加“桂园里”稻鱼共生产业基地休闲体验和网红打卡点,植入花海、乡愁小路等休闲业态,打造“桂园里”乡村振兴示范点,延伸民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里仁文旅影响力。投入10多万元正桂村新建里仁镇香火龙传习所和活动展示舞台,持续擦亮香火龙非遗传承名片。挖掘打造金莲村红军小道“红色游”线路,打造“蔬菜产业+红色文化”农旅品牌成功打造正桂村、上游村两个4A级乡村旅游点。二是一体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不遗余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做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累计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500多万元,乡村破旧乱面貌得到有效改观。三是不断夯实民生基础。实施农村饮用水“百日攻坚”行动,投入近300万元改建金莲水厂,彻底解决困扰东坑人民十几年的饮水难问题。建成开办高铁新区初中,开设24个班,有效解决1200名初中生学位问题。投入100多万元实施里仁公益性公墓工程,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四是壮大村级集体收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全面完成10个行政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组建,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圩镇所在地冯湾村达到20万元以上。成功培育4家联农带农能力强的新型产业经营主体,通过“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农户”“村集体+农户”“扶贫车间+农户”等多种方式,带动1000余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四、创新体制机制,设施社会治理提效行动,打造“治理美”示范镇

一是“一平台五系统”加快智慧圩镇建设。加快构建“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雪亮工程”建设为依托,新建智慧停车场和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指挥中心和社会治安管控系统、道路交通管控系统、城镇综合管理系统、应急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五个系统,建成镇级应急广播调度台1处,各应急广播系统42套,圩镇社会治理智能化能力逐步提升。二是“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格局。定期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创评活动,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发动并引导村(居)民经常性开展镇区整治和建设活动,使镇区环境从“点”到“面”、从“面”到“里”得到全面改善。实施凸改平4100平方米,拆除门前屋后铁皮棚160户,拆除屋顶铁皮棚80户;开展环境集中整治215次,清除违规散养鸡鸭棚55间;改造房屋立面93000平方米,店面招牌150户,空调罩200余个。三是延伸文明实践功能助推社会治理提效。高标准新建新园村、新里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更高效。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实现11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同时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夯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服务群众更加便捷高效,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社会治理不断提效。

市公安局“三个坚持”凸显公安担当作为

市公安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法手段,全力做好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优化服务等工作,在全面推进“五型”政府建设中,为全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了“第一等”的公安政务服务。

一、坚持情报引领,实现精准打击

一是突出情报导侦。突出情报支持案件侦查,以多发性盗窃案件为重点,通过视频侦查、人脸识别快速锁定作案嫌疑人。同时,运用本地电围数据和网安资源,对嫌疑人作案时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数据信号碰撞,追踪嫌疑人数据信号,结合视频结构化运算分析,全程追踪嫌疑人活动轨迹,实现快速抓捕。已摧毁盗窃犯罪团伙2个,破获系列盗窃案件30余起,抓获嫌疑人7人。二是创新情报战法。认真分析研判“两卡”涉诈案件背后的特征,掌握规律特点。特别是从多发高发诈骗案件入手,开展案例评析,通过实战积累和战法研究,总结一批实用的反诈技战法,破获涉卡案件40余起,打掉涉诈跑分团伙3个,抓获涉诈违法嫌疑人30余人,涉案资金高达千万元。三是强化情报搜集。每月统计本地涉稳、涉政、涉诈等重点人动态,开展综合研判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内幕性问题。定期研判滞留缅北人员、出入境外人员,从中发现背后的可疑案件,深挖破获偷越国边境案件3起,逼投劝返涉诈滞留缅北人员4人,抓获在逃人员5人。

二、坚持点面结合,推进综合治理

一是严整交通秩序。扎实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劝导活动、“一盔一带”整治行动,劝导、制止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行人闯红灯、骑二轮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8000余起,查处酒驾、毒驾、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2247起。开展“两客一危一货”源头安全隐患大整治,下发限时整改通知16份并督促整改联合交通、城管等部门排查道路隐患7处,逐一销号。二是严查重点场所。扎实推进宾馆、KTV、洗浴、按摩等场所的“黄赌毒”综合整治。联合消防、市监、文化等部门检查宾馆、酒店、网吧、酒吧等各类场所420余处,发现安全隐患78处,下发整改通知书59份,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严管社会治安。常态化开展巡逻管控,每日安排巡逻、检查警力80余人次,警12辆次。结合“城市快警”和疫情防控工作,设置检查卡点6个,落实逢车必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龙南市中心城区5.5持刀抢劫案”发生后,各警种快速响应,不到半小时抓获犯罪嫌疑人。

三、坚持严厉打击,震慑违法犯罪

一是用好用活“快警快侦”。创新快警快侦”机制,汇聚侦查、技术、情报、行动力量资源,构建情报多元、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便捷高效的案事件处置新模式,不断提升一体化、实战化水平。快侦快破各类现发盗抢案件34起,盗抢案件总破案率达84.60%,列赣州市第三名。二是强力推进“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两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打利用“猫池”、电话卡、银行卡等实施网络诈骗犯罪,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案件43起,抓获43人,捣毁窝点3个。深入推进“辑枪治爆”专项行动,收缴枪支2支、子弹35发、雷管4发,从源头管控防止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发生。三是大力实施“清源断流”。大力推进禁毒“春季攻势”行动,严打吸贩毒链条和团伙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人,查处吸毒人员2人。组织专人对龙南下杨坊等地鹭鸟栖息觅食港湾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2次拉网式摸排,破获涉危害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犯罪案件22起,抓获嫌疑人4人,加大源头保护力度,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